返回首页

工厂古通今,世子造反我负责传送物资

第46章 蛛丝马迹

“妙妙,你来看。”

纺织研究室里,文强趴俯在台子边,手中拿着一个放大镜,伸手朝崔妙招了招手。

崔妙揉了揉酸涩的脖子,小步走了过去。

文强指着台面上的四经绞罗香云纱成品,眉尖轻蹙,“从这个角度来看,是不是光泽不对?”

崔妙顺着她指的角度看过去,右手在空中挥了挥,视线扫过,不由得丧气。

“对。”

文强眼中也闪过一丝失望。

自生日过后,崔妙已经在纺织研究室待了一周了,原本的四经绞罗半成品也做成了成品,可奈何也许是运气不佳,不论他们如何谨小慎微,做出的成品依旧不够完美。

古法线与现代优化过的不同,始终无法在韧性与光泽之间保持平衡,这也就造成这件四经绞罗香云纱是一件瑕疵品,她们也不算是真正复原出了四经绞罗。

两人为此头疼许久,做过了许多尝试,但就是无法解决这个问题,研究进度一度停滞。

文强叹了一口气,揉了揉眉心,“好了,今天就到这儿吧,等我回去再翻一翻关于这方面的文献,看能不能再找出其他办法。”

关于四经绞罗的文献少之又少,这些年文强都快把那点资料翻烂了,这才有可目前颇为显著的进度,不然也不会面临失传。

崔妙并未戳破,关心了文强两句后,就收拾东西离开了研究室。

只不过离开研究室后她并没有回家,而是径直去了纺织厂。

说到底那件四经绞罗旧衣是傅晟提供的,在他们那个朝代也许这种东西很常见,说不定他会知道些什么。

来到纺织厂后,崔妙也不顾先前的别扭,直接跟傅晟道明了来意。

傅晟凝眸沉思,坦言,“原先侯府中大多珍贵绫罗绸缎都是皇家赏赐,这件四经绞罗拷绸也不例外,侯府及傅氏都甚少攻涉织造这一块,恐怕他们对此也一窍不通。”

崔妙闻言失落的耸搭着脑袋,恹恹,“好吧……”

不愿看她这般,傅晟想了想,又道,“不过我长姐曾远嫁陈家,陈家乃商贾世家,世世代代以织造为业,她偶尔回府时,或多或少与我提过关于古法线一事,但大多都为闲话,且因我当时不甚感兴趣,又战事吃紧,并未放在心上。”

说到这儿,他心底隐晦的升起一股懊悔。

若是他当时专注些,多听一些,是否现在就能帮上崔妙了?

崔妙原本了无生气的双眸倏地亮了亮,有些急切的抓住了傅晟的袖子,“那你姐姐她现在在哪儿?能想办法……”

她突然顿住,惊觉自己这是说的什么话。

先不说傅氏族人眼下的处境,无法擅自离开采矿场不说,就论这些日子她从未见到过傅晟的长姐,说不定……

她不愿去深想那种可能,一时深有歉愧,“抱歉,我……”

傅晟一眼便看出她在想什么,无声笑了笑。

“并不是你想的那样,因为当时长姐执意要下嫁商贾之户,爹娘都很是生气,不仅是因为商贾地位低下,更是因为陈家远在淮阳,与西京相隔甚远,爹娘怕她在夫家受了委屈也得不到公正。”

“后来侯府被冤,傅氏全族流放,长姐反倒因为下嫁陈家的缘故,逃过一遭。”

说起往事,傅晟眼里早已了无波动,很是平静。

“爹娘庆幸,但为了不牵连长姐,便一直忍着不与她联系,甚至告诫我们,如果没有万般需要,也勿要打扰长姐。”

“所以你们流放到岭南后,就从未与你长姐联系过?”崔妙没忍住道。

傅晟点头,“最初是不想牵连于她,后来便是不想让她担心,总归傅氏一族还有我在,我定不会让他们承受这不白冤屈。”

傅晟眼底晦涩不明,暗芒一闪而过,顷刻间消失不见。

“那……”崔妙犹豫。

傅晟看向她,又笑了笑,“不过若只是去信一封的话,也无甚关系。”

崔妙心情又雀跃了起来。

此事傅晟一手包揽,道定会替她问出关于四经绞罗一事。

崔妙虽然心中不好意思,但也无法拒绝。

四经绞罗复原进度停滞,若是不靠傅晟的话,她想不出还能以什么办法攻克她们遇到的问题。

兴许日复一日的试错也能解决,但是她没有那个时间了。

安家自非遗展会后就没了动静,表面上看似不再打压她,销声匿迹,但是暗地里却依旧窥视着纺织厂,从纺织厂现在依旧招不到工人这点,就足以看出他们并不打算放过她。

暴风雨前的宁静最是恐怖,她怕他们还有后招。

其实她也并非不能去道个歉,但是就像老崔头所说,她没做错事,为什么要道歉。

这不仅是自尊的问题,更是脊梁的问题。

只要她这次低了头,那么往后周而复始,安婉婉就都能把脏水泼到她的身上来,难道她每一次都要低头吗?

她不愿。

她心底是很不愿意的。

所以为了争这一口气,她不愿意向他们妥协。

而眼下最紧要的,就是将已然失传的四经绞罗织造技术复原出来,非物质文化遗产乃国家重点关注,一旦成功,有国家介入,她相信安家不会不要命的跟国家对着干。

——

矿场。

每次回来都漆黑如墨,头顶那一弯圆月始终掩藏在乌云之后,雾蒙蒙,叫人看不真切。

顺着早已熟悉的路回到那间老旧破屋,傅晟从床底下翻出了一块玉佩。

玉佩质地上乘,一看便价值不菲。

傅晟摩挲着上面的那个“傅”字,眸色幽深。

不一会儿,傅络跟傅越推门走了进来。

两人面色犹豫,有些欲言又止。

相比傅樾的隐忍稳重,傅络则是心直口快。

他小心翼翼又纠结道:“世子,当真要用这个机会吗?”

傅氏一族流放岭南,他们从未有一刻忘记过蒙冤之辱,也为此暗中筹谋布策,就为了在某一天能够洗清冤屈,重获傅氏荣光。

为此他们隐忍蛰伏,暗中积蓄力量。

直到现在,手中才有了一股不大不小的势力,为他们暗中调查当年被污蔑的蛛丝马迹。

打赏
觉得本书不错?打赏作者,为作者加油!